新闻中心 /News
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解说
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解说 解说 本论由五大部分构成:第一、(本地分)前五十卷:第二、(摄决择分),五十卷王八十卷:第三、(摄释分),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;第四、(摄异门分),八十三卷至八十四卷;第五、(摄事分)LEYU乐鱼综合体育,后十六卷。全部共计百卷。 (本地分)是本论的基干,分别论述十七地。十七地又概分为境、行、果。 境即三乘行人所观的境,又分为境体、境相、境用。由于境心相应,诸法以识为体,所以第一五识身相应地、第二意地为境体;此二地内容是唯识论展开的理论基础,所以为历代学者所重视。由于心识缘境的上下粗细各异而呈不同境相,所以第三有寻有伺地、第四无寻唯伺地、第五无...
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解说 解说 本论由五大部分构成:第一、(本地分)前五十卷:第二、(摄决择分),五十卷王八十卷:第三、(摄释分),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;第四、(摄异门分),八十三卷至八十四卷;第五、(摄事分),后十六卷。全部共计百卷。 (本地分)是本论的基干,分别论述十七地。十七地又概分为境、行、果。 境即三乘行人所观的境,又分为境体、境相、境用。由于境心相应,诸法以识为体,所以第一五识身相应地、第二意地为境体;此二地内容是唯识论展开的理论基础,所以为历代学者所重视。由于心识缘境的上下粗细各异而呈不同境相,所以第三有寻有伺地、第四无寻唯伺地、第五无寻无伺地为境相。由于修行中心缘境持用各异而有定与散、隐与显的不同,所以第六三摩咽多地、第七非三摩晒多地、第八有心地、第九无心地为境用。 行即三乘修行人与理相应的修习 历程,又分为通行和别行。通行即三乘者都必须修习 的三种慧行,一切修行人都必须具备的智慧,包括第十闻所成地、第十一思所成地、第十二修所成地。别行即三乘按各自教法理义随机修行获得各自的成就,包括第十三声闻地、第十四独觉地、第十五菩萨地。前十五地中,菩萨地也为历代学者所重视。 果即三乘者修行人与各自功德相应获得的圣果,即涅槃境界诸相,包括第十六有余依地、第十七无余依地。 第二部分(摄决择分),则对(本地分)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,对十七地论中的要义进一步展开论述,重点仍放在五识身相应地、意地(共七卷篇幅)、菩萨地(共八卷半篇幅)。其中在抉择五识身相应地、意地部分,以略义十门立论阿赖耶识,从而阐明了唯识义:以广义六门述六善巧,从而阐明了法相义,是本论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。 第三部分(摄释分),解释了与十七地有关的各种经的说法,敍明解释的仪则,即五分、六义。 第四部分(摄异门分),概略地解释了群经与十七地论关于诸法的名义差别。 第五部分(摄事分),敍述与十七地有关的三藏诸事,即契经者、调伏事、本母事。 总之,(本地分)为论,即十七地论;后四分统为释,是对十七论及有关诸经(主要是《阿含经》)